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主席国埃及与公约秘书处联合主办的“重建更美好:保护生物多样性、防治土地退化、抗击气候变化,减少未来大流行病的风险”在线会议于2020年9月10日召开。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公约执行秘书,全球环境基金首席执行官,联合国环境署、开发署、粮农组织、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代表,以及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主席国印度、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二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席国智利的代表参加会议。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应邀为会议录制视频讲话。
黄润秋指出,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存续、发展的血脉和根基,以多种形式维护着人类健康。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,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。当前国际社会共同面临气候变化、生物多样性丧失、土地退化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挑战,更需要加强相关公约之间的协同增效,建立良好的国际协调合作机制。充分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“一体化健康”的理念,能够更好推动气候变化、生态安全、防灾减灾、贫困等问题的协同解决。
黄润秋表示,中国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强调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取得积极的进展。2009-2019年,中国共完成造林7039万公顷,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776万公顷,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。中国认真落实2009年提出的2020年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承诺,已经提前超额实现了单位GDP碳排放下降45%的目标,可再生能源投资和装机容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。中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少于陆地国土面积的25%,超过90%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、89%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得到保护。
黄润秋强调,面对全球性的重大挑战,人类是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。中国即将从埃及手中接过历史的接力棒,担任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(COP15)的东道国。中国感谢国际社会对筹办COP15的支持,愿意与各方一道,推动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的“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”。中国愿立足于增强社会-生态系统复原力,共同推行全面而包容的“一体化健康”策略。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